眼下,恢复和扩大消费是当务之急。今年温州两会上,温州市政协委员、浙江省小吃协会副会长郑光雨带来了《关于打造温州特色美食品牌街区的提案》。他认为,小吃美食是聚人气促消费的主力业态,温州应尽快出台建设“中国美食之都”的具体实施方案。
温州地处浙南闽北交界,有着丰富的山海人文物产资源,本土的鸭舌、鱼饼、麦饼、鱼丸、肉燕等特色美味远近驰名。郑光雨认为,早在2021年11月,温州就已正式印发《新时代文化温州建设百大项目“八重清单”(2022-2024)》,提出要建设中国工艺美术之都、中国曲艺之都、中国美食之都。但直至目前尚未看到当地打造“中国美食之都”的具体行动方案,也未见到实际推进成果。“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让城市烟火气更旺、生活味更浓。美食街区,就是能够承载人间烟火的最好载体。”郑光雨说。

李明清 摄
对此,郑光雨建议尽快出台温州建设中国美食之都具体实施方案,并推出《推进温州特色美食街区发展规划》,结合文商旅产业发展和“百县千碗”工程,全面聚焦年轻人饮食习惯和后疫情时代的生活方式,全面助推温州消费升级。
针对本土品牌式微、空间规划不足等问题,郑光雨建议,全国各地当前为促消费,都在持续开展各种活动,但是周期偏短,可以选择在市区优质点位,打造一条温州特色美食街区,比如鹿城禅街地段,打造常态市集,开展如烧饼节、鱼头节、麦饼节、肉燕节等有着浓郁温州特色的美食节庆活动,落地常态市集,不断吸引各类人流促进消费。试点可行后,再向全市推广,争取做到每个县(市、区)都有一个特色美食街区。
此外,温州还可以打造温州小吃区域公用品牌,形成系统方案塑造IP,选取代表性类目注册集体商标。鼓励各地建设区域品牌,如永嘉麦饼,文成伯温烧饼、珊溪水库鱼头等。
生态文明万里行
招募
城市合伙人 环球志愿者
阳台菜园子 防疫不愁吃
二平米阳台年种植1000斤左右
无农残激素 无重金属 非转基因蔬菜

拒绝农残 家家食安

关注生态文明
共享八项资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