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名: 密码:
       
北京站|英文站
      商户庭院—>商户酷评
姜奇平:融合创造价值
发表时间:2007.4.26  作者:tvsc  
  浏览方式:【【特大

  融合创造财富,这是新经济的一个根本命题。

  十年来技术融合、产业融合、商务协同及经济一体化的实践,充分印证了“融合创造财富”这一判断。今天,在互联网发展到“越聚合越差异”的个性化新阶段之际,对“融合创造财富”需要深化认识。

  这里提出一个新的重大命题“融合创造价值”,来进一步说明“融合创造财富”。“融合创造价值”,完整的说法是:“分工创造效用,融合创造价值”。意思是,分工创造效用,即同质性财富;融合创造价值,即异质性财富。这是对Web2.0实践的最抽象的理论概括。

  以往人们总认为只有分工专业化创造财富,而融合一体化作用只是降低交易费用,本身不创造价值。这种看法不符合新经济的实际,尤其不符合Web2.0的实际,对个性化经济更是误导。这里试图证明,融合创造发达经济中的高端附加值。这是“融合”这一命题再次面临认识飞跃。

  理论背景

  亚当.斯密总结出工业化生产方式基本规律“分工创造财富”时,“财富”还是一个模糊概念。边沁理解的财富,与马歇尔理解的财富,显然不是一个概念。边沁所强调的快乐价值,由于其具有异质性、不可通约特点,在马歇尔看来,既不可测度也无意义;只有同质化、可通约的效用,才是有意义的财富。马歇尔将财富构成中的效用从价值中分离出来,把效用当作财富的代表,而将价值的“代表资格”排除在外。这样一来,“分工创造财富”实际的意思,就成了“分工创造效用”。效用即财富,成了整个工业化隐含的作为前提的判断。

  这一判断造成了两种实际效果,一是为工业化大规模大批量生产制造舆论;一是彻底堵住个性化生产的通路。只有堵住个性化生产之路,才能开辟大规模生产之路。这是工业化形势使然。既有历史必然性,也有历史局限性。而历史局限性这一面,在Web2.0(个性化)时代,最充分地暴露出来。

  当代的亚当.斯密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,在其著作《回到边沁》中,提出了从马歇尔效用,回到边沁价值的重大命题。一举打中了整个工业化的要害。“回到边沁”无异于宣称,经济学的重心,要从效用这种同质化财富,转向价值这种异质化财富,由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。

  卡尼曼“回到边沁”命题隐含了一个与马歇尔相反的判断:价值即财富。这正是边沁的主张。边沁认为应把快乐作为财富的根本尺度。只有在“回到边沁”这个前提下,“融合创造财富”才真正具有了独立的意义,即融合创造价值。意思是说,融合对于财富的贡献,在于提供了异质性、不可通约的价值,即个性化价值。这是Web2.0(个性化)为什么应当代表财富趋势的根本理论根据。

  融合创造了哪些价值

  广义的融合,是指分工专业化的反面,包括生产方式意义上的产销融合(如直销),生产力意义上的技术融合、产业融合,以及生产关系意义上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融合等等。

  融合,在以下几方面创造了独立的价值,这些价值共同的特点都是非同质化的:

  一是异质化价值,包括不可通约价值。分工专业化有助于创造同质化效用,而对于异质化价值,却难以把握。融合有助于异质化价值的把握与创造。例如,在手工艺品制造中,熟练创造的价值,就体现在全面发展的人对高度异质化对象的整体把握之中。人的全面发展,就是人自身从分工向融合的转变。 

  二是个性化价值,包括定制价值。定制生产本来属于农业生产方式,但在网络生产条件下,将个人定制改造为大规模定制,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价值。当前Web2.0发展的一个突出趋势将是,网络越来越融合,与此同时商业越来越个性化。

  三是精神价值,包括文化价值。精神和文化生产具有特殊性,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。专业化分工只是间接地促进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创造,最终要通过人的融会贯通来把握。

  四是感性价值,包括审美化、娱乐化价值。分工专业化长于理性,却弱于感性。而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,高端价值日益向着体验的方向发展,客观上要求向着体验与草根化的方向发展。

  五是信息价值,包括不确定性价值、风险价值。信息的融合与共享,有助于创造新的信息价值。俗话说“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”,就反映了信息会聚创造新价值的特点。

  六是目的性价值,包括成瘾性价值、休闲价值、游戏价值、自我实现价值、高峰体验价值等。

  这些价值总起来,都是快乐(幸福)价值的各个不同侧面。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地说,融合创造的是快乐、幸福价值。这里的快乐和幸福,就是指福祉。这是财富的本义。

  融合与分工的关系

  十年前提出“融合创造财富”时,遇到的最主要的不同看法,都是基于财富只能是同质化效用这个工业化前提。具体有两种看法:一是杨小凯的看法,基于融合出现后,分工不仅没有减少,反而增加的经验事实,认为网络的长处固然在于与分工相反的协调,但协调本身不创造财富,只是为专业化分工创造更好的条件,只有专业化分工才创造财富。事实上,专业化分工创造的财富,是效用意义上的财富,而非价值意义上的财富。二是张五常的看法,认为交易费用越小社会越富。忽略了交易费用形式下的协调价值中所包含的个性化财富。

  如果我们站在个性化经济这个立场上看,第一,我们不否认分工创造效用意义上的财富,但认为这与融合创造价值意义上的财富并不矛盾。第二,融合可以带动分工创造效用意义上的财富,这只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、互联网作为工具和手段为工业化服务的体现;而融合创造价值意义上的财富,才是发达条件下新经济最终的主导方面,是体现新经济特质的方面。

  融合是信息化的本质特征。融合有两种作用,一种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作用,体现在融合降低了交易费用,降低了社会的协调成本,从而更有力地促进了进一步的分工专业化。在这种情况下,分工是主要的,融合是辅助性的,是为分工服务的。越是融合,越是分工的现象是很正常的,因为即使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状态中,工业化作为基础,也需要继续发展。就好比工业化完成后,农业仍然继续发展一样。辩别这种情况的最主要的判据,是看财富创造的方向,是否是以同质化的财富即效用为基础。融合的第二种作用,是信息化本身独有的作用,就是直接创造价值,创造异质性的财富。在这里,融合的作用就不限于降低交易费用,提高协作水平,而是创造价值。在这种情况下,是融合为主,分工专业化为辅。辩别这种情况的最主要的判据,是看财富创造的方向,是否是以异质性的财富即价值为基础。

  统一地看,效用和价值,是手段与目的、中间价值与最终价值的关系,它们共同构成财富。工业化与信息化是人类用不同生产方式共同创造财富的过程。工业化的本质在于将人的本质不断对象化为中间工具价值,而信息化的本质在于将人的本质不断复归最终目的价值。站在这个高度上理解分工专业化与融合的关系,就可以意识到,这是异化与复归的关系。所以融合创造价值,还可以归结为复归创造价值。

  来源: 互联网周刊 

 

    收藏本页 打印  

 

 

国内客服电话:400-822-8182
Copyright© 中华商城网 版权所有